社工朋友们,请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

头条资讯网文章导读:【社工朋友们,请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或是被他人关注心理健康吗?基于自身从事社工行业以来所经历的大大小小事情,笔者本人是极为赞同的及认可的。但...

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或是被他人关注心理健康吗?基于自身从事社工行业以来所经历的大大小小事情,笔者本人是极为赞同的及认可的。但为避免这种需求被说是自我感受及想像出来的,此前笔者与督导、一小部分社工进行讨论,并对一小部分社工进行小范围的调查后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笔者对此也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从2003年开始,就有学者陆续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做出研究与探讨,并进一步从“职业倦怠”及“职业认同”两方面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

 

其实,在当今变化神速的时代,竞争所带来的的压力相较于以前是无法想像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技能的应用也在这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被需要,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被大众所关注的问题。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部门以国卫疾控发〔2016〕77号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分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7部分25条。《意见》提出,要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中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要依托各地心理援助专业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心理援助热线,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从《意见》中得出的信息是社工除需要做好日常恒常性的服务工作以外,还需要加强对重点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什么是重点服务对象?哪些是重点的服务对象?孙卓君(2015)在其研究中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实践来看,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依然是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一般地,这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原因而限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一般分为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和其它弱势群体。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一些社会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服务对象界定理念:帮助的对象不应仅是贫困人群,而应面对有需要的人群。这些有需要的人群不仅包括物质生活遭遇困难的基本对象,也包括在精神、社会关系、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方面遇到严重障碍者。此外民政部门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群体做出了明确指示,社区当中的一些特殊服务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如严重困境老年、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社矫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等等,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过程中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

 

董根明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健康的心理与人格——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文中提到“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者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与人格,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才能客观地洞察环境的各种走向,才能在社会工作的职业活动中良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社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内容的复杂、服务对象的复杂、所需学识的复杂。何雅莉(2004)在总结其研究中表现社会工作范畴相当广泛,工作极富挑战性,工作难度加大,时常会出现不同问题,难以解决,常有危机感,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心内容易形成一系列冲击及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如处理不当,引发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徐晓军(2018)对于现阶段社会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归整为“三高”:高政策期待、高社会期望和高自我预期。

 

压力,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社会工作者面对的压力相对其他行业及其他工作岗位而言以倍数而论的,但是,在很多的服务对象及外部公众的眼里,社会工作者却是一种很轻松的工作,就是聊聊天、搞搞活动,甚至于比同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如何突显社会工作的服务特色,是获得外部认同的挑战。心理学有个名词叫首因效应,就是说一旦被外界认定是某种形象或行为,就很难做出改变,而要改变这种观念,就需要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及取得的服务成效近几年来逐渐得到政府与社会大众的认可,但与此同时,政府与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者的期待与要求也随之上升。这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健康的心理是动力,不健康的心理就成了压力。

 

压力的来源不仅来自于工作,也来自于生活。社工的流动性是每个社工机构的老大难问题,造成社工的流动有很多的原因:薪酬太低、得不到认同、没有上升空间、工作量大等等,其中,薪酬太低所占的比率是最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二个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以及对金钱的需求。社会工作者是社会人的同时也是经济人,笔者认为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而不是单独成立的,对社会工作者进行压力及流动分析的时候,需要把这两方面结合一起。

 

社会工作者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是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负责,对服务对象的负责,对所在机构的负责,对所从事的行业负责。关注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是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并取得显现成效的有力支持,是社工机构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助力,是社会工作事业得以全面推进及深化的牢固基石。关注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根明.健康的心理与人格: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J].社会工作,2004(04):21-24.

[2]何嘉莉. 澳门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2004.

[3]徐晓军,孙权.从助人者到边缘人: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研究[J].社会工作,2018(03):3-10+109.

[4]孙卓君.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及主要领域[J].法制与社会,2015(30):156-157.

[5]部宣.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J].中国社会工作,2017(04):4.

作者:曾君兰

 

本文【社工朋友们,请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由头条资讯网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头条资讯网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头条资讯网,http://www.zjzhongshang.com/guona/61129.html.

当前位置:头条资讯网 > 国内 > 正文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再见,森警!告别一个时代,开启新篇章

      再见,森警!告别一个时代,开启新篇章,近日,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

    11-17    来源:头条资讯

    分享
  • 100元硬币#来了,央行发行2万枚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11月16日起陆续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

    11-17    来源:央行网站

    分享
  • 深圳市源浩抖音短视频官网

      源浩品牌策划由深圳市源浩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立,专注短视频营销。成立发展至今,源浩品牌策划已形成了以抖音企业号认......

    11-28    来源:头条资讯

    分享
  • 黄金不仅会变色,而且会上锈,你不知道

      与此道理相仿,某些化妆品或染发剂中含有微量铅,金碰到铅容量发黑。对于上述二种已变白变黑的黄金首饰,可以同首饰加......

    03-20    来源:未知

    分享
  • 点赞!世界社工日当天,演员马伊琍微博

      @马伊琍:对我们来说社工是个新兴的公益身份,很感谢有社工的加入,希望有更多的人带着满心的爱活在世界上。......

    03-20    来源:未知

    分享
  • 那些社工路上“助人自助”精神的传递

      慢慢的从一个一线的社工转变为项目专管员,我喜欢上了社工这个职业,从事社工一年多了,接触了不同群体的服务项目,接......

    08-06    来源:未知

    分享
  • “垃圾分类”社工项目策划方案

      最近“垃圾分类”话题非常火爆,“XX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XX居民快被逼疯”的标题层出不穷。可见垃圾分类已经迫在眉......

    08-11    来源:未知

    分享
  • 2019年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你需要准备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印发了《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办法自2018年4月1日开始施行。有同行预测,《高级社......

    08-18    来源:未知

    分享
  • 深圳社工也是有梦想的人

      文/深圳市南山区惠民综合服务社 朱武 ——参加2019年7月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岗前培训有感 大学参加一次假期实践......

    08-18    来源:未知

    分享
  • 社工之“养老圈”怪谈

      我对于目前养老热点问题的浅薄的看法,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尝试探索出一种结合各方优点的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的......

    08-23    来源:未知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