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文章导读:【平凡的社工,不平凡的经历】笔者在社工圈工作四年,每天和大家一样开展活动,做探访,做个案......看似很平常的工作却带给笔者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笔者两年敬老院服务的经历,...
文/重庆春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刘敏
笔者在社工圈工作四年,每天和大家一样开展活动,做探访,做个案......看似很平常的工作却带给笔者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笔者两年敬老院服务的经历,对“五保长者”这词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初次的相遇
第一年,笔者和同工来到敬老院。看着长者们陌生的眼神,奇怪的“问候”,心里总有一种排斥。服务伊始,笔者走遍敬老院每一间寝室,得到的结果却是一头雾水。对项目也没有更多的想法。想着长者会对经典老歌感兴趣,于是组织唱歌小组,唱歌小组得到了院内唯一一位会吹口琴又是盲人长者支持,他愿意在小组中担任伴奏。不料第一节效果不错,有10人参加,给予社工很大的信心,直到活动最后一节也有7、8人参加,心理也是很满足。活动结束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心中一跃“要是长者们有机会登台表演,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于是小组结束后,社工将唱歌活动做成了常规性性康乐服务,鼓励院内长者坚持唱歌,盲人长者依旧伴奏,从此院内有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后趁着中秋节开展观赏电影活动,一台笔记本、一张小桌子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院内80%行动方便的长者观影,即使炎炎夏日,处在偏远的农村村落的敬老院中小虫子、小蚊子为所欲为,也丝毫没有消退长者的驻足。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长期独自生活在敬老院的他们没有亲人的探望,也很难去探望亲友,这样的生活孤独又乏味。于是,社工利用节假日,为院内长者策划,并开展一系列的康乐活动,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感受与“檐下亲人”即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而成为了彼此较亲密的人,共度佳节的欢乐,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起初主要是社工组织长者参加,后服务转变社工与长者一起讨论怎样开展服务,长者喜欢哪些类型的活动,并提前进行演练活动的适合度,征求大家的想法长者也有了更多的参与。
彼此的熟悉
随着项目的发展,长者们时常一起讨论各自患有的老年疾病,互相分享,也有部分长者因患病自怨自艾,无可奈何,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与激情。于是,接下来社工的服务重点放在长者健康维护上,以座谈会的形式,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养生技巧、健康知识等互相分享,同时链接街镇医院为长者体检,讲解慢性疾病的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长者经常忆起过往的生活,总是在怀念和感叹。社工便利用长者们饭后散步的间隙,引导他们分享自身年轻时的故事。等包谷长绿叶了,谷子变黄了,看着身旁此景长者回忆起大集体生活,与同伴一起偷包谷的乐趣,下大雨邻里间相互帮助收庄稼的情景,一幕幕的过往感觉那么真实,仿佛就像发生在今天。利用饭后散步的间隙与长者一起回忆,改变封闭式的小组方法,让长者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似乎变得更加轻松,放下戒备享受着其中的乐趣。结合衍纸贴画、废物利用、手工折纸,让长者尝试新鲜的事物,在这过程中,认识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改变,能够对每一件事情抱有一丝的好奇,努力进行尝试。活动中虽只有爷爷的参加,但他们也有更加细腻的一面,动手能力很强,做出来的成品一点也不逊色,看到自己的作品他们却很满意,感到无比自豪。
在平淡与安静时光中结束了第一年的服务,看似平静却让社工与院中长者们关系更加紧密,彼此间有了更多的信任。春末夏至,路边的野果还未成熟,长者们就急着为社工摘来新鲜的枇杷、李子、桃子等尝鲜,初尝涩果,社工感激地回应到“慢慢尝有点甜,但是如果在等一段时间,可能会更甜”,彼此的会心一笑;才会有一到用餐时间,长者假装路过,提醒社工吃饭时间到了;才会有遇到困难,长者主动找到社工,倾诉心中苦闷,寻求社工帮助。
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不经意安慰的动作,从此在敬老院也变成了常态,这样的情感如同亲人一般。
转折中的努力
不知不觉项目到了第二年,笔者发现每名长者的特点,有的长者不善言谈,却心思很细腻,有耐心;有的长者动手能力强,却总喜欢忘事。因此根据长者不同的特点,结合敬老院当前的服务情况,培育志愿者骨干,从志愿者培训出发,发现长者身上的优缺点,怎么发挥自己身上的特性与价值,服务敬老院,做到自助互助。起初长者不清楚从何做起,但实践服务中产生了不一样的火花。在康乐活动中,培育文化队长,负责组织安排每周一次的红歌赏析活动,丰富与满足院内长者的文娱生活;在探访服务中,培育访谈员,负责每周两次对行动不便的长者的探访服务,了解其当前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情况,并及时给予关心与慰问;在主题、小组活动中,培育破冰人员,负责在社工开展的主题活动或者小组活动中活跃气氛,主动破冰,是活动有效地进行与开展。但院内有部分长者对老年志愿者的不理解,投来了不一样的与眼光,经常开玩笑,社工也不停的做工作,也有长者不完全满意,随着时间的变化服务有了成效,院内长者更多的是尊重与习惯,对他们的服务有了肯定,社工最后在院内为志愿者们颁发了荣誉章,得到了全院长者的认同。
地势偏远的敬老院从未有高校志愿者的加入,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引进了高校志愿者,她们为院舍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为长者文艺表演,长者也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每一次的上台长者在私下为一首歌练习无数遍,紧张之余也满怀欣喜,高校志愿者与长者交流,倾听长者的故事,长者在每月有了更多的期待,她们每一次的到来,长者们将大学生志愿者们视同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关心她们在学校有没有吃好,每天过得怎么样,在志愿者走后送在车站边,也不忘说一句:下次再来。即使服务已经结束,她们也没忘在遥远的他方,也有着一群可爱的长者等待她们去看望,她们也依然坚持着。
梦开始的地方
笔者在这两年中做着平凡的工作,却有了不一样的经历与感受。虽然他们身上有各种不好的习惯,有时为了一句话而争吵;有时因为习惯不同,同寝室两人相互冷漠;有时不注意个人形象,而被他人嘲笑。但笔者与长者一起生活两年看到了:为做出满意的手工作品的坚持,为他人的需要和困难记在心里的温暖,为呈现最佳表演效果而不断重复练习同一首歌曲的努力,这样的他们,是可爱的、可敬的,更是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关心的。虽然笔者目前已经离开敬老院,在社区、福利院等地方继续工作过,但时常想起梦想开始的地方,仍然坚持在老年服务道路上,因为笔者相信长者身上有无限的奇迹,等着大家一起同去发现。
本文【平凡的社工,不平凡的经历】由头条资讯网的小美整编收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头条资讯网相关的文章,请点击查看其它文章,请关注头条资讯网,http://www.zjzhongshang.com/shehui/60978.html.
03-08 来源:头条资讯
03-08 来源:未知
03-08 来源:头条资讯
03-08 来源:未知
03-10 来源:头条资讯
03-10 来源:头条资讯
03-10 来源:头条资讯
03-10 来源:未知
03-10 来源:头条资讯
03-11 来源:未知